close

本二文收錄自 Sinmei Constance
http://www.facebook.com/note.php?note_id=465801872652&id=562712892

剛過去的兩個週末,Jake & Bella 老師帶給我們很多很實用的學習,以人智學中的三元及四元性本質探討懷孕初期到成年的身心靈健康整體觀、嬰幼兒時期疾病的意義及自然療法處理方式;再延伸至 孩子「自我」的發展過程,以至了解人體三大系統 — 新陳代謝系統、韻律系統(胸腔的呼吸及血液循環系統)以及神經感知系統,在健康與疾病的角色.....結實的學習;感恩參加的朋友,活動的成就有賴當中帶 來的思考、實踐。能力有限,能以文字作分享就祇有下面的資料,希望能有更多朋友交流分享!

人智醫學認為,發燒是孩子的心和 靈進入物質體 (肉體) 時,為了適應這個新的身體所進行的微調工作,因此0-7歲的孩子較常發燒,他們藉此處理身體中來自遺傳的不適合的部分,讓自己變得更強壯,更能掌控這個身 體。麻疹和水痘有類似的功能。所以他們不贊成打疫苗和退燒,認為現在的孩子這麼容易感冒、過敏,多半來自於以上兩種不當的處理方式。若真的不放心要打疫 苗,建議最好拖到三歲以後再打。

1.畏寒時-發燒開始時通常會發冷(畏寒),這時要為孩子保暖,可以蓋被子,把熱水袋放在肚子上。

2.體溫升高時的注意重點-當發冷結束,體溫就會開始飆升,此時注意手腳是否溫暖,若是,就算體溫升到40度C (此處皆以肛溫為準,耳溫需減1度) 也都OK。

3. 發燒時手腳冰冷的處理方式-若手腳冰冷表示燒集中在身體某個部分,譬如肺,就必須處理。判斷的方法是 高燒39度C以上,手腳冰冷,此時可以把冷水敷在手臂及小腿肚,若10分鐘後沒有改善,則改用冰水敷,若還是沒有改善,則用冰塊放在小腿肚上。此法可以將 熱引導到四肢,讓手腳溫暖,而非退燒。若是突然發現孩子發高燒且手腳冰冷,則可以跳過前二者,直接將冰放在小腿肚上。

4.若擔心孩子夜裡燒太高,可以將檸檬切片,放在腳底中心,再用透氣膠帶固定,酸和濕可以讓體溫往下發散。這樣父母和孩子都可以睡得好,對孩子來說睡覺是治療的過程。

5. 發燒不要超過41度C,高燒 (39-41度C) 不要超過三天,都是可以接受的正常範圍。若孩子燒在39度C以下,最好讓他在一天之內燒上去,例如蓋被子。低燒很久,表示身體有在發炎,但卡住了,無力處 理,反而更危險。退燒藥讓身體停止該做的工作,會轉變成其他的疾病,例如氣喘或中耳炎。

7.高燒期間不要強迫孩子吃東西,肚子餓想吃的時候可以吃粥,加一點薑,或喝草藥茶和水。高蛋白質的食物會增加孩子身體的負擔。

8.發燒要留在家裡休息,一整天都沒燒了才可以去學校。

9.發燒開始一天半達到高燒後 (39度C以上) ,才可以幫孩子擦澡,擦澡時要注意保暖。

10. 高到42度C的處理方式-少數的孩子體溫可能高到42度C,此時可用深度到孩子大腿的水桶,裝冰 水,水溫8-15度C,孩子上身用毛毯包住保暖,讓孩子站在冰桶中10-15秒,同時注意孩子是否開始發抖,此時立刻把孩子抱離,然後量體溫,若沒有下 降,則可以再試一次。通常若體溫開始下降就不會再上升。Jake老師的兒子曾經高燒5天,就是用這個方法退燒的,而且一退就完全不燒了。

11.父母的心態:父母的心態很重要,若有疑慮孩子也會感受到,此時要尋求可信賴的專家協助,或乾脆帶去看醫生(西醫或中醫皆可),確定不是其他更嚴重的問題,可以幫助父母更有信心的度過這段時期。孩子知道自己在做什麼,大人的角色是確保整個過程在安全的範圍內,不要驚慌,否則會影響孩子,讓情況變得更複雜。

~~~

華德福書籍《我來了》對疫苗的描述。

http://www.37ct.com/viewthread.php?tid=32184&extra=page%3D2
這本書是臺灣翻譯出版的,看了好像有三四遍了。 今天想起裏面有關於免疫的章節,感覺與咱中醫的基本觀點是一致的。特別抄錄出來,希望有緣人看到,思考,獲得正見。

現代有許多家長都在質疑:在孩子兩個月大時,讓諸如疫苗之類的外在物質進入嬰兒體內是否恰當。因為他們意識到,嬰兒的身體只適合母乳。他們因此對於一些疫 苗(白喉、百日咳、小兒麻痹症等)產生恐懼與害怕。一些家長也非常焦慮,他們擔心嬰兒若沒有免疫力,就會暴露在無數的傷害之中。再者,有一些專家也會奉勸 父母,如果未能幫孩子施打疫苗,不僅對嬰兒不負責任,對整個社會也一樣。而對許多年輕父母來說,這些看法與建議卻是導致混亂,引發焦慮,並且替嬰兒的早期 生活帶來傷害。

讓我們先從頭講起:要不要免疫只能是父母的決定,專家的角色是對事情的所有層面提供資訊,也就是告之施打疫苗與否的危險性,並在必要時提供諮詢,任何一方 都不應該有壓力。關係到兒童福祉的決定,只能是父母的責任,就這個層面來看,父母的感受必須受到尊重。(參見容格在第10章對感受的評述)

注射預防針能刺激免疫系統產生抗體,據說這些抗體能夠持續地擊退入侵身體的特定細菌或毒素。這是一種人為的過程,人們質疑它所提供的免疫力,是否可以像兒 童自己親身對抗疾病的免疫力那麼久?其實大量證據顯示情況並非如此。人們會再問:“這種人為的刺激,對於免疫系統會有什麼長期影響?”眼見現代不斷增加的 免疫系統的潰敗,這是一個極要緊的問題。我們可以再問:“造成這種潰敗的主要根源是什麼?答案可能就在嬰兒期的前幾個月中嗎?”想要發現這些問題的答案, 大概還需要經年累月的研究。

然而,這只是一個層面,還有一些問題極待探究。譬如:為什麼有些孩子會得某一種傳染病(如麻疹),有些則不會;為什麼有一些孩子得了以後,會有嚴重的併發 症,有一些只是輕微感染。在此我們注意的是關於人的因素,以及在本書當中討論過的許多觀點。我們不妨先問:孩子如何被餵食?天冷時如何穿衣服?他接收到什 麼感官印象?他生活在什麼樣的家庭氣氛下?因為我們已經知道,所有這些要素在建立強壯而有抵抗力的身體時會產生極大的差異。另外的影響因素包括兒童自己個 性上的一些相關問題。也就是說,疾病與這些事情都有相關,不僅止於可能導致疾病的微生物而已。

擁有足夠資訊的父母,才能正確評價這些要素。再進一步來說,已經被確認的一項事實是:三合一疫苗含有三重抗原,它包含了白喉、百日咳與破傷風,通常會導致 各種非常嚴重的影響,在一些極端稀少的例子中,甚至會嚴重損傷腦部。在1977年7月17日,墨爾本的《時代報》刊出一篇相關文章,摘錄部分內容就足以顯 示出情況有多麼嚴重。

“在對抗了一年之後,英國政府同意賠償因為預防接種而導致腦部受損的數百名兒童。據瞭解:至少有六百名兒童因為接種而受到傷害,這將由一個特別的政府醫 療單位來評估。許多兒童已經患了麻痹症,或是只有兩歲的智能年齡。”此篇文章也指出:接種疫苗受害兒童父母協會已經成立,並且“有356個兒童登記在案, 其中,大約三分之二在接受三合一疫苗之後,導致腦部受損。”

值得一提的是,在澳洲的三合一疫苗工廠,即聯邦血清實驗室所製造的疫苗,遵照的便是英國的配方,雖然不一定與英國所制的完全一樣,但無疑地,基本配方是相 似的。在澳洲,科羅克瑞諾斯博士在接種三和一疫苗的原住民兒童身上,發現了其他毀滅性的後果與極高的致死率。

更令人忐忑難安的是,“疫苗在製造真正的免疫之外,以其他方式發揮作用的可能性。這使人聯想到,不明疾病在高度免疫人口中持續爆發的事實……疫苗不僅只是製造原始疾病另一個微弱、溫和的副本而已,所有疫苗通常也會製造和它們自己不同的症候。”

製造廠商也已經指出疫苗的危險性。在澳洲,聯邦血清實驗室就列出了以下的“注意事項”:
如果有下列急性疾病,不可以施打三和一疫苗,而應該以白喉疫苗取代之:
1、 曾患有神經上的疾病,包含各種神經疾病的發作、痙攣,或是在未滿月時期的腦部發炎。
2、 曾經對疫苗發生反應,其程度比局部的紅腫或輕度發燒還要嚴重者。
3、 有神經性疾病家族病史,而且這些神經性的疾病非因外傷或感染所導致者。

施打麻疹、腮腺炎疫苗也有很多禁忌以及一些“注意事項”。其中的一條是:“必備腎上腺素,以便在過敏性反應發生時能夠緊急派上用場。”此外,統計上也顯示,這些我們試圖免疫的兒童疾病,其致死率實際上等於零;而且,“過去十年內,墨爾本皇家兒童醫院認定由百日咳引發的嬰兒致死率也是零。如果父母想做一個負責任的決定,這些訊息以及免疫的真象都應該呈現出來,這種決定才值得所有人的尊敬。

當然,注射疫苗也有正當的理由。小兒麻痹症是可以使人殘廢的病症,在這種情況下,病人終其一生都具有身體上的殘疾;像白喉也會出現嚴重而影響深遠的併發 症。但是,藥量太重的麻疹疫苗,則可能導致腦炎。而本書的立場是:免疫被證實可能帶來大危險,而且可能立刻發生在注射之後(例如,極少發生的過敏性衰 弱),或不久之後(腦部受損),也可能是數年之後才變得明顯,有鑒於此,事實情況的兩面都應該告知父母,因為這絕非兒戲。

我們也應該從其他層面來探討,我們必須問:生病是不是能提供給兒童某些益處,而且勝過永久免疫?這極難評估。不過,敏銳的父母常常會在他們的孩子生過病 (例如麻疹或腮腺炎)之後,注意到孩子有了顯著的變化。一個原本意志薄弱、蒼白、退縮的小孩,可能從這個疾病中產生龐大的內在力量,增強了生命力,並且獲 得全面性的健康。在患病的過程以及克服疾病的鬥爭中,心靈得到了強化,這對於孩子未來的命運大有裨益。只是關心身體,而不在意其他一切的人,從不會瞭解這 一點。施打疫苗則讓孩童失去了這種生命中的重要體驗,因而喪失了這種重大發展的機會。因此,免疫不能提供真正的“良好健康”,反而阻礙了它的發展。

對於已接受了足夠資訊而仍然願意為孩子做預防接種的父母來說,我們願意進一步來考慮預防接種最適當的時機。

我們先前已經討論過,雖然腦部在一開始很不成熟,但在第一年就成長得非常快。這在兒童的頭圍圖中,看得很清楚。從圖中很容易看出在大約十八個月大時,成長 率趨緩,在兩歲時,曲線開始幾乎變得水準,在這個階段腦部與神經系統主要的衝刺成長已經過了,在三歲之後就不太成長了。

所以,引介任何東西進入孩子的有機體中,即使是以很輕微的方式,也似乎很不恰當,因為這會干擾到腦部組織那些令人驚奇的發展,特別是當一種疫苗被認 為與神經性失調有關時。孩子對於注射三合一疫苗的反應,就長期的影響來看,即使是輕微的反應,在科學界仍然是一無所知的。

因此,若以腦部的發育作為判斷的標準,孩子大約十八個月大的時候就可以接受疫苗注射了。然而,如果父母認為孩子在每一方面都有最適宜的成長條件與品質,並 且對此充滿信心,那麼,就可以等到孩子三歲時再接種,因為我們已經討論過,在這階段孩子會以嶄新而獨立的方式來面對世界。

…… 至於麻疹、腮腺炎、水痘並非真正的兒童疾病,它們是由活在土壤中的具厭氧性、能夠繁殖孢子的桿菌所造成的,它們常常是因為孩子身上比較深的傷口接觸到土 壤,或者是因為蟲咬,甚至是抓癢抓出傷口而被傳染的。住在鄉下的孩子尤其特別容易受到感染,因為動物的糞便中就隱匿著這些孢子。

…… 探究兒童疾病的正確路徑,並不是讓每個孩子處於與免疫有關的危險當中,而是以本書中所揭示的方法來促進兒童的健康與福祉,然後我們就會發現,兒童確實能夠 以積極而沒有副作用的方式來經驗這些疾病,此種疾病經驗也就能夠在兒童的身心兩方面帶來幸福與新能量。

(摘自臺灣版《我來了》。本書以魯道夫斯坦納提出“靈性科學”的觀點為基礎,描繪出具體的幼兒照顧大綱。作者Joan Salter女士,于1976年在墨爾本設立Gabriel Child Care Centre。該中心是一所由媽媽與兒童一起共事的福利機構。)

~~~~

延伸閱讀。。。
http://sunnygarden2006.pixnet.net/blog/post/11784481-%E4%BA%BA%E6%99%BA%E9%86%AB%E5%AD%B8%E7%9A%84%E5%B9%BC%E5%85%92%E7%99%BC%E7%87%92%E8%99%95%E7%90%86%E6%96%B9%E5%BC%8F

 

本文轉貼自

https://www.facebook.com/notes/%E5%8A%89%E5%BE%B7%E8%BC%94/%E4%BA%BA%E6%99%BA%E5%AD%B8%E7%9A%84%E5%B9%BC%E5%85%92%E7%85%A7%E9%A1%A7%E5%8F%8A%E5%B0%8D%E7%96%AB%E8%8B%97%E7%9A%84%E6%8F%8F%E8%BF%B0/168980599809391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創作者介紹
    創作者 KloL 的頭像
    KloL

    米禮鹿

    Kl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