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黃瑽寧

「怎麼讓寶寶好好睡覺?」是我開始成為「網路醫生」以來,留言板中不斷出現的問題,應該算是新手父母排名第一的大哉問。究竟為什麼寶寶半夜會驚醒,會哭鬧?接下來的文章,就讓我跟各位說清楚講明白這個議題,以及目前醫學研究的少數成果。

圖片來源:插畫∣薛慧瑩


大家回想一下,當寶寶出生的第一天,我們看見他睡得安詳的臉龐,那時心中是充滿了幸福與喜悅。三個月之後,我們再度看著寶寶闔眼而眠,卻有一絲恐懼油然而生:「他這次會睡多久?什麼時候會醒來?為什麼到現在還無法睡過夜?」各種問號在心裡打轉,而幸福感竟已消失無蹤。
「怎麼讓寶寶好好睡覺?」是我開始成為「網路醫生」以來,留言板中不斷出現的問題,應該算是新手父母排名第一的大哉問。不過這個問題並不好回答,在我的諮詢門診中,常常需要花半小時問診,詳細溝通,才能提供「相對可行」的答案給父母。究竟為什麼寶寶半夜會驚醒,會哭鬧?接下來的文章,就讓我跟各位說清楚講明白這個議題,以及目前醫學研究的少數成果。

影響寶寶睡眠型態的五大因素
寶寶睡的好或不好,如果去尋找背後的原因,應該可以歸納為下列五大因素:
1. 社會文化的差異;
2. 父母行為模式的差異;
3. 嬰兒先天氣質的差異;
4. 嬰兒的年齡與發展程度;
5. 嬰兒的睡眠週期不同。


我舉個簡單的虛構例子,比如說一雙表兄妹相差一年出生,一個生在台北,另一個生在美國;台北的父母和公婆同住,美國的父母則自己獨立組成小家庭;台北的寶寶遺傳了爸爸的神經質壞脾氣,美國的寶寶則是天塌下來也不會醒的粗線條;台北的寶寶因為年齡還小,睡眠週期是四十分鐘,每四十分鐘會醒一次,而美國的寶寶已經長大一歲,也因此睡眠週期可以長達一個半小時。

如果把上述兩位寶寶同時拿來比較睡眠品質,你一定可以想像彼此之間會有巨大的差異,但是究竟誰是所謂「正常」,誰又是所謂「不正常」?這恐怕很難定義。


睡眠週期
首先大家必須要認識寶寶的睡眠,其實並非想像中「一條鞭」式的,從頭睡到尾。人類的睡眠通常會經歷好幾個睡眠週期,從淺眠進入深眠,從深眠又回到淺眠,如此週而復始。睡眠週期是生物的本能,人類如果一路深層睡眠不醒,在過去蠻荒的時代,恐怕寶寶半夜被獅子老虎叼走了還在睡,那可就危險了。因此每當回到淺層睡眠時候,寶寶就會睜眼抬頭,看看現在所處的環境安全否,如果感覺很安全,就可以安心的進入下一個熟睡期。
睡眠週期在嬰兒時期特別短,大約四十分鐘到一小時為一個週期,所以如果連續睡六小時而言,寶寶醒來四、五次,其實是正常的頻率。不過,因為每個寶寶的睡眠週期不同,很多媽媽會互相比較之後時常產生疑惑:「為什麼你家小孩一次可以睡一個半小時,為什麼我的寶寶睡個午覺四十分鐘就醒?」然後會抱怨寶寶睡不好,「淺眠」容易驚醒,其實可能只是先天睡眠週期比較短暫,如此而已。
幸好,年紀越大,睡眠週期也會逐漸延長,因此不管多麼「淺眠」的寶寶,長大之後,都可以擁有比較長時間的睡眠,這是家長可以期待的。


社會文化的差異,讓寶寶睡眠問題被放大
當新手父母碰到半夜不斷醒來,無法睡過夜的寶寶,第一個解決的辦法,通常是上網找答案,看書,或者問自己的媽媽。結果媽媽跟你說:「你小時候半夜一直哭的時候,我就抱著你哼歌,然後坐在客廳沙發,不知不覺就睡著了。」
什麼?這樣不對吧!你翻開教養書籍,專家說:「寶寶哭的時候,要讓他自己安靜下來,不要過度干擾,要讓他學習自己睡回去。如果你介入太多,寶寶就永遠學不會自己入睡,以後你就必須天天安撫他睡覺。」這下好了,公說公有理,婆說婆有理,我該聽誰的呢?

別急著感到困擾,先把這些教養書籍的封面拉頁翻開,看看此書作者是誰。你會發現,大部分呢,都是美國人,德國人,或者是受歐美教育的專家。而我們自己的長輩們,所傳承的卻是另一套文化,可以是閩客文化,或者部落文化,自成一格,這就是影響寶寶睡眠型態的第一大因素:文化差異。


基於不同社會文化的育兒方法,對於「寶寶睡的好」的定義也就會不同。比如說:在親子共眠的文化中,寶寶半夜翻身吸奶,是再自然也不過的事情,根本不會有人擔心這樣的動作是「中斷睡眠,干擾作息」;反之在分房分床睡的新穎文化中,寶寶半夜只要啼哭太久,都算是「沒訓練好睡眠習慣」,爸媽還要繼續努力加油。


事實上,「寶寶分房單獨睡眠」,是西方工業革命後才開始的新穎文化。若以全世界大部分的文化而言,基本上「親子共眠(co-sleeping)」為主的還是比較多,甚至這幾年在推行母奶政策之後,連美國「親子共眠」的家長比例,也再度逐年的增加。


親子共眠的擁護者認為,媽媽寶寶睡一張床,是人類最原始,最天然的睡眠模式。親子共眠可以即時的反應寶寶需求,隨時哺餵母乳,並且建立好的母子親密關係,提供寶寶穩定的情緒。
然而反對親子共眠的主張,也並非毫無道理,比如說大規模統計顯示,親子共眠還是可能提高嬰兒窒息的機率。研究者也的確發現,親子共眠的寶寶半夜起來「討拍、討奶」的機率比較高,自我安撫入睡的能力較差,還有要睡覺前也特別「盧」,扭來扭去不肯睡,總是把爸媽搞的很煩。


回到文化差異的盲點:雖然同床共眠的寶寶的確半夜起來次數比較頻繁,然而這世界上有沒有任何標準數值,告訴我們說:寶寶半夜起來幾次以下是正常,幾次以上則是不正常呢?答案當然是「沒有」。也就是說,假設今天你什麼奇怪的教養書籍都沒看過沒聽過,然後你所居住的農村或部落中,身邊所有認識的人都採取親子同床,躺著親餵母乳,寶寶一個晚上起來喝奶五次十次都稀鬆平常,也沒人抱怨,在這樣的文化下,你還會覺得自己的寶寶特別難睡,特別磨娘嗎?當然不會。所以外來教養文化的輸入,其實是導致父母焦慮的第一元兇。


父母對待寶寶的方式,會影響寶寶的夜啼次數

好啦,既然我們已經處在一個多元文化的時代,每個人都可以選擇自己嚮往的教養模式,於是這就產生了第二個影響寶寶睡眠的因素:家長的個性與行為模式。
剛才說到親子共眠的寶寶,半夜起來次數會比較頻繁,於是延伸出有名的「百歲醫師派」,其實這當然不是百歲醫師發明的,但的確是一百多年前,一位霍特醫師(Emmett Holt)所提倡,他發明了一個詞叫做cry it out,也就是「哭完就好」,這個詞在台灣因被百歲醫師這本書而發揚光大。


百歲派的假說是,既然家長越介入寶寶的睡眠,寶寶就越依賴父母來幫助入睡,那麼我們就應該懂得訓練寶寶一個人入睡。所以喝完睡前奶,不要等到寶寶睡著,父母應該就先把寶寶放在嬰兒床上,說完晚安之後,迅速離開房間,讓寶寶哭,哭,哭到累,漸漸就學會安撫自己入睡。這過程容許寶寶吃奶嘴,聽音樂,抱玩偶,總之「生命會找到自己的出路,只要確定床上沒有蛇,家長就可以放心了」。

忍耐,讓寶寶哭,哭完就好,通常爸爸比媽媽還在行。並不是說父親比較狠心,而是對於寶寶的哭聲,爸爸相對比較容易覺得「聽起來還算正常」,而媽媽則較容易擔憂「聽起來寶寶身體不太舒服」。想當然耳,當寶寶哭一陣子之後,通常都是媽媽受不了,開門進去探個究竟,這時候母子四目相對,寶寶更是衝上前去和母親相擁而泣,大、破、功。


這種故事我聽太多了,幾乎所有嘗試百歲醫師派的父母都有經驗,更慘的是因為每天晚上老是以「大破功」而收場,夫妻之間還會因為挫折感而爭吵,導致產後憂鬱惡化,連帶也造成夫妻睡眠品質惡化。
媽媽的憂鬱情緒,讓寶寶更加睡不安穩


「媽媽不開心,全家不開心」

多麼充滿智慧的一句話;同樣的,研究顯示,媽媽如果有憂鬱傾向,也是寶寶睡不好的因素之一。
有專家發現,不用等寶寶出生,光是懷孕時期,如果媽媽有憂鬱的傾向,就可以預測將來出生的寶寶睡眠品質不會太好,而且效果持續到三歲左右。澳洲也有類似的研究,發現3-6個月的寶寶如果睡不好,通常他們媽媽的生理或心理狀態,原本就有一些健康的問題。


不過大家應該可以發現,這種研究根本就是「雞生蛋,蛋生雞」的矛盾,很難帶給我們什麼明確的因果關係。

所謂「雞生蛋」就是:媽媽有憂鬱傾向,表示她的憂鬱基因可能因此遺傳到寶寶,所以寶寶比較番、比較鬧,基本上也就是先天而來,跟媽媽教養的態度並無關連。而「蛋生雞」就是,姑且不論遺傳體質問題,基本上如果你家的寶寶每天晚上都哭醒好幾次,連續兩年都這樣鬧,媽媽就算本來沒有憂鬱症,也會被寶寶逼出憂鬱症來了。

有些媽媽雖然心裡想要替寶寶立界線,試圖在晚上的時候不要被寶寶情緒影響,自己卻罹患了「母親的分離焦慮症」,看不到寶寶就窮焦慮。比如說半夜時寶寶明明就睡的好好的,媽媽卻爬起來胡思亂想,半夜動不動進房間幫孩子蓋被,擦汗,換衣服,調冷氣溫度,然後寶寶就被吵醒了,哭鬧,生氣,討安撫。所以如果媽媽有這樣的強迫症,倒是需要練習自制忍耐,甚至尋求心理諮商的幫助,不要因為自己的情緒,而打擾到孩子的睡眠。


嬰兒先天的氣質與依附感需求
話說回來,根據現有的研究證據顯示,一旦寶寶被訓練成功自己入睡,半夜起來的頻率還真的比較低,不管是在六個月,一歲,兩歲,還是三歲,皆是如此。但是反過來說,家長也別太高估自己,以為是你教養有方,其實也許只是因為你運氣好,生出了氣質比較溫和的寶寶,放棄跟你抗議倒頭就睡,而不見得是父母的功勞!
如果今天寶寶是情緒比較激動的,哭起來聲嘶力竭的,而且可以持續一兩小時不停的,通常表示這樣的寶寶在依附感的需求上,也是比較焦慮的。有一項研究顯示,晚上睡眠品質較差的寶寶,他們的媽媽自己有57%,在童年時期也屬於焦慮依附型的氣質,顯示嬰兒的氣質與依附感也許根本是與生俱來,是很難一視同仁被訓練的。
不過寶寶對依附感的需求,並不是說媽媽白天多滿足一點,晚上就可以少滿足一點。根據觀察研究顯示,結果竟是完全相反:全職媽媽因為白天陪伴時間很多,會成為寶寶唯一的依附對象,如果晚上睡覺時剛好不在家,寶寶失去唯一的安全感來源,反而會哭的更慘,睡的更糟。這結論肯定會讓很多媽媽感到沮喪,覺得白天已經無時無刻的陪著寶寶,怎麼晚上想換個手休息一下也不行,搞的好像我背叛孩子一樣,真是沮喪加三級。很可惜事實就是如此,對寶寶的依附感而言,送佛就要送上西天,沒有中途換手這種邏輯。

要讓寶寶睡好好,沒有標準答案,只有適合妳的答案
看到這裡,相信很多家長是越讀越困惑:所以現在黃醫師,您的結論是要大家繼續百歲育兒的訓練,還是親密育兒的滿足寶寶依附感,才能讓寶寶晚上睡的好呢?這就是一開始我說的,這個問題在我的諮詢門診,不同的家庭,很可能會得到不同的答案。
通常在解決寶寶睡眠問題時,我會先把重點放在父母身上。比如說,我會觀察今天這位母親本身是焦慮的,還是冷靜的個性?父親在寶寶睡眠的問題上,又抱持著什麼態度?這個家庭對睡過夜的標準是什麼?寶寶是否有親餵母乳?這些問題都是我給予睡眠建議之前,所需要的重要資訊。


很多媽媽聽到我最後建議,「今天開始,妳就晚上恢復躺著哺乳,親子共眠,寶寶一哭,你就塞奶,他吃他的,妳睡妳的」,竟是鬆了一口氣,如釋重負。她們終於可以拋下那些令人困擾的罪惡感,好像沒有戒夜奶的媽媽就不是好媽媽的指控(甚至來自丈夫),重拾為母則強的自信。旁人也許會說「這樣一個晚上起來三、五次,不累嗎?」但對這位母親來說,半夜一直起來安撫哭泣的小孩更累,哺乳對他來說,只要能躺著餵奶,她甘之如飴。
當然,對於喝配方奶的寶寶,如果要媽媽半夜要一直起來泡奶,簡直是要命的折磨。所以對於某些家庭而言,我反而建議全家人,稍微把對寶寶的關注程度降低,藉由cry it out的睡眠訓練,讓寶寶在有限的陪伴之下自行入睡,父母可以好好休息,進而解救一下因睡眠不足而瀕臨崩潰的家庭氣氛,各退一步,皆大歡喜。

在訓練的過程中,我們也必須尊重寶寶的先天氣質,以及他的依附感需求程度,來決定最終的目標。比如說,有些寶寶只要睡在自己的小床上就感到安全,這樣的寶寶當然是隨便訓練一下就搞定了;然而其他的寶寶可能要看到媽媽才能入睡,有些要摸到媽媽才能入睡,有些要抱到媽媽,甚至吸到乳房才感到安心。所以父母親就要根據自己寶寶的需求,設定彼此都能接受的界線,看寶寶是否能接受這種程度的安撫而自行入睡,這些都是要嘗試過了才知道。

任何教養習題,都是過猶不及
讓寶寶予取予求,讓父母陷入憂鬱深淵,當然是不好;但讓寶寶哭到斷氣,進而失去依附感與安全感,更有可能造成他一生難以磨滅的傷害。所以說中庸之道,過猶不及,實在才是為人父母的最大課題。

Reference:
A. Sadeh et al. / Sleep Medicine Reviews 14 (2010) 89–96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l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