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原文網址:

http://mag.nownews.com/article.php?mag=5-4-3669

零到六個月嬰兒神經刺激發展(上)
2011/01 月號
嬰兒與母親/提供

文/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 許庭榕
攝影/潘朵拉專業兒童攝影
可愛寶寶/吳沛臨

「贏在起跑點」注意事項

常在門診遇到許多新手父母,還來不及沈浸在新生兒誕生的喜悅中,很快的就面臨了許多完全沒有碰過的狀況,例如:「餵多少奶水才有足夠的營養?」、「怎麼幫嬰兒洗澡?」、「嬰幼兒常常哭鬧怎麼辦?」……之類的問題。光要把這些問題解決,已經讓整天忙於工作的父母筋疲力竭,帶著焦慮前來門診。除了養育和照料新生兒日常生活外,如何陪伴與教育小嬰兒,成為父母更關心、更重要的問題。

也常常有人問到,到底要「雙親自己帶小嬰兒」,還是「請專業保母來幫忙養育小嬰兒?」、「由長輩來帶孩子會不會讓孩子被寵壞?」、「小嬰兒需不需要去上潛能開發之類的啟蒙課程?」……尤其現在父母生的少,小嬰孩出生便成為全家族關心的焦點。集所有的關注於一身,父母也都希望小孩能夠得到最好的養育外,也能培養出最聰明的小孩。

不論照顧者是父母親自帶或祖父母照顧,或是借重保母的專才,筆者想藉由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新生兒的教育與神經發展的訓練,以出生後到六個月的嬰兒大腦發展為主軸,並希望能夠提供一些簡單的原則和方法給照顧者作參考。

起跑了!腦部發展與訓練

首先,釐清一個觀念︰每一對新手父母都希望要有最聰明,且最有成就的下一代。小嬰兒出生後先天的基因決定了一切?還是可以經由後天的訓練教育培養,造就出優秀的潛能特質呢?先天與後天,遺傳與教育,到底那個重要呢?經科學研究證實,愛因斯坦的腦袋在外觀和重量上,與常人沒有太大的不同,愛因斯坦之所以成為愛因斯坦,多數研究者認為後天的教育與培養相對更重要。原因在於先天的發展已經完成,基因已經遺傳,而後天的教育絕對跟將來成長後的發展有密切關連,也因此,個性的培養與後天的啟發訓練,才是目前最需要去注意的。

以頭圍增加為例,出生後到一歲頭圍增加10~12公分,而一歲到兩歲頭圍增加僅僅2~3公分。而2-5歲頭圍也是僅增加2~3公分。所以出生後這一兩年不但腦細胞數目長得快,神經的網路聯結也大致在這段時期前完成。由此可知,在新生兒到幼兒階段,腦部發展與訓練在前一兩年的重要性可以想見。也需要父母及照顧者多多加以注意。

增加刺激與學習

訓練腦部發展,最重要的就是——多刺激你家的小寶貝!問題是,「該怎樣刺激呢?」、「有沒有特定的方法?」、「刺激的時間要多久?」、「刺激有沒有程度差異?」……這些問題,看似很重要,但如果瞭解腦部發展與刺激之間的關連,掌握刺激腦部發展的基本原則,這些問題就不再是問題了。這裡先就腦部成長與刺激的原則談起:

腦部的發展與成長,需要「刺激」、「反應」,然後「成長」。刺激其實就是腦部發展最好的營養品。記得,在每一位爸爸媽媽過往的學習經驗裡,英文老師常對我們要求說:「英文就是要唸出來、說出來,才會記得牢靠。」這是為什麼呢?常有一些同學常因為害羞或害怕念錯,而不願意唸出來,爾後才漸漸瞭解到:當你唸出來的時後,你的大腦已經開始經過一連串的神經網路整合,這樣的印記才會深刻。

藉由神經網路的角度來看背誦單字或背誦整個文句,人的腦部正是因為這樣的運作模式而大量活動,包括聽力(要去仔細聆聽自己正在說什麼),思考整個句子(神經網路連結),大聲的念出來(嘴巴與舌頭的肌肉同時在動作),這些連續的動作,才會讓大腦的神經整個連結在一起。包括聽力、運動區、感覺區、整合區等等,全部的神經網路都在運作,加深我們的神經印記,這樣才會讓我們印象深刻。跟只是將單字用眼睛看過去,或只有在心中默唸的方法比起來,如此的方式會讓英文學習的效果加倍。

同樣的道理,對於嬰幼兒的腦部該如何刺激呢?就是跟前述的例子同樣原理——「全部的刺激都要有,才能讓腦部有最好的成長與網路連結!」尤其是來自家長或主要照顧者的刺激,能使嬰幼兒對於你所給予的刺激有所反應,甚至使嬰幼兒自身可以針對環境刺激,有自發的反應,就是最好激發。而各方面的刺激要如何進行呢?可以從感官、環境、心理、兒童發展追蹤等各方面的刺激和訓練方式談起。

視力、聽力、觸覺等感官刺激

A.視力發展的刺激:要常常看著他、抱著他,跟他玩,跟他說話。

Tips:零到六個月的階段,可以準備黑白視力圖卡等來刺激小嬰兒眼睛。

小嬰兒的眼睛是慢慢發展的。出生後小嬰兒的眼睛就已經可以看到東西,但無法清楚辨識,看的到近距離模糊的影像,可以略微分辨出顏色較深的物體。例如新生兒模糊的視力,卻可以找尋到媽媽的乳頭吸吮。出生後三個月,在小嬰孩面前跟他玩,正常發展的小嬰孩就會有反應的笑,這就表示這樣的動作,小嬰孩可以透過視力的接收到。依照正常發展來看,六個月的幼兒視力發展大概到0.6左右一歲的幼兒視力大概就跟正常人相同。所以這段期間內,如何促進視力發展,對眼睛的刺激很重要。零到六個月時可以使用黑白顏色對比的簡單圖案視力卡,來刺激小嬰兒的眼睛,促進視覺發展。

醫學研究顯示,對於嬰幼兒來說,最吸引他的,是大人的眼睛,所以在視力刺激最重要的方式,就是我們在照顧嬰幼兒時,要用眼睛一直看著他,跟他玩,跟他說話,此外,如果順便抱抱他、摸摸他,就可以使他同時在視力和觸覺上都同時獲得刺激,有助於全面的發展。

B.聽力發展的刺激:出生後的嬰兒,做聽力篩檢,或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嬰幼兒對於聽力的反應,若有異常,應及早發現就醫診療。

Tips:多跟小嬰兒說話,或是以各類可以發出不同聲響的物品刺激聽力發展。

許多媽媽在懷孕時都已經開始注意到胎教,有人說要常聽溫和、規律的音樂如莫札特、巴哈等人的作品。雖然醫學界最新的研究顯示,聽莫札特音樂的胎兒與沒聽莫札特音樂的胎兒,在長大後的各方面表現並無明顯差異。但重點在於,藉由聆聽古典音樂或是媽媽認為好聽的音樂,可以達到媽媽精神的放鬆,來培養懷孕時的好心情。

「剛出生的小孩有沒有聽力?」其實是有的。舉例來說,目前各大醫院針對出生後的嬰兒,都有做聽力的篩檢,透過篩檢確知嬰幼兒的聽力是否有障礙或是否需要進一步醫療的介入。但最重要的還是經由父母或照顧者,在日常生活中觀察小嬰孩對於聽力的反應。一般而言,兩個月大的幼兒,會對聽力有所反應,會開始去找尋聲音的來源,所以爸媽這時候就必須注意自己的寶貝對於聽力有沒有反應。

有人甚至在小嬰兒出生後,就開始給小嬰兒帶耳機聽,開始作聽力刺激,雖然沒有證據顯示,這樣方式的聽力刺激會讓小寶貝更聰明,但這種方式是一種對於聽力刺激的想法,也就是小嬰孩可以有聽力的刺激與訓練。至於有些研究者認為,某些特定的音樂對於聽力的發展與訓練較好,例如節奏明快的音樂、模仿聲音的音樂、有圖像意念的音樂等等,對此部份的作法就見仁見智。在臨床上的經驗,我認為只要是各種聲音可以適度給小嬰孩刺激,不需特定選擇種類,就可以達到聽力刺激的效果。

對嬰幼兒的聽力刺激重點還是在於;要多跟小嬰兒有互動,例如多多跟他說話,或是以各類可以發出不同聲響的物品,例如鬧鐘、手搖鈴、樂器等,刺激小嬰孩的聽力。除了可以藉由聽力的刺激,來刺激腦部的發育外,更重要的是能在腦部語言與社會溝通前的黃金時期前,發現嬰幼兒是否有聽力的障礙,而能及早就醫診治,避免語言發展完全落後,或失去語言發展能力。

C.觸覺發展的刺激:多擁抱小嬰孩,除了可以得到觸覺刺激的效果外,還可以使嬰幼兒獲得心裡的滿足。

Tips:要常常擁抱、撫摸、按摩,或輕輕拉著小嬰孩的手腳,可以給予一些適合抓握的玩具,刺激小嬰孩的觸覺發展。

出生後的嬰幼兒,喜歡父母或大人的擁抱,哭鬧中的嬰孩,也常常在爸爸媽媽或照顧者的擁抱中平靜下來。嬰幼兒獲得了擁抱,才能有心安與滿足的感覺,也就能在穩定的狀況下發展。對於嬰幼兒的觸覺刺激,該怎樣做才好呢?就是常常擁抱他、摸摸他,也可以輕輕拉著他的手腳,常常跟他玩耍,幫他按摩。零到六個月的嬰幼兒,可以給予一些適合抓握的玩具來刺激手的抓握發展,例如有突觸的球、可以手握的玩具(如果會發出聲音更能吸引嬰幼兒的注意,並同時刺激聽覺發展)。

偶而也可以偷偷輕捏一下嬰幼兒,觀察他的反應,也是一種刺激。或者,溫度的刺激也是一種刺激,所以也可以帶著嬰幼兒,利用洗澡的時間去輕輕碰觸不同的溫度的水來作刺激。這從零到六個月的觸覺刺激,除了擁抱和遊戲外,爸爸媽媽和照顧者還可以利用這樣的互動,觀察嬰幼兒的神經發展,例如:會不會漸漸會主動伸手去抓東西?左右手、左右腳的發展應該要動得一樣好,有沒有行動上的差異等問題。(下期待續)

許庭榕
學歷
台北醫學院醫學系畢業
陽明大學臨床醫學研究所博士班
經歷
國立陽明大學附設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
現任
台北榮民總醫院兒童醫學部主治醫師
教育部陽明大學講師


原文網址: 零到六個月嬰兒神經刺激發展(上) | 嬰兒與母親 | 雜誌櫃 | NOWnews 今日新聞網 http://mag.nownews.com/article.php?mag=5-4-3669#ixzz3YuguyB7X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l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