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昏枝老拂檐牙  紅花開成蘸暈花
最是清香合蠲忿  累旬風送入窗紗

——"中書東廳夜合" 韓琦



這首詩是北宋名臣韓琦在位居宰相時,寫下的心境感言。詩題所稱的「夜合」,就是豆科的香花植物合歡。詩中描寫這棵種在宰相辦公室外的合歡,時時隨風飄送它的清香,使得為了政務操煩的高官,竟因而心平氣和了下來。合歡香氣的作用,早在魏晉之際便已受到注目,竹林七賢之一的嵇康,在他的「養生論」裡曾提出:「合歡蠲忿,萱草忘憂」。

而同科的金合歡Acacia dealbata所萃取出來的原精,不僅是現代香水業的寵兒,德國的芳香療法界更證實,它對於過度敏感、焦躁、不堪負荷等狀態,有著絕佳的減壓效果。由此可見,香氣可以調整心情,其實是古今中外共同的發現。






一、 芳香療法之源起,以及國外發展之近況

藉香氣減壓的功效卓著,因而備受現代醫療界肯定的芳香療法,其實並不是一件新鮮的玩意兒。「芳香療法」Aromatherapy一詞,雖是本世紀初由法國化學家蓋特福賽所創,但芳香植物的運用,則是人類淵遠流長之藥草文化的分支。

從遠古時期開始,人類與其他動物一樣,都是從植物界獲取延續生命的力量,除了糧食作物以外,那些具有療癒作用的植物,也伴隨著每一個文明的興衰成敗,被珍重地流傳下來。在這些藥用植物中,有不少會發出獨特而強烈的香氣(即使用現代的眼光來看,它們未必都是"芳香"的),而且這香氣和它們的療效也都有密不可分的關聯。人類因而開始運用智慧,想方設法要把這些香氣保存或提煉出來,從浸泡、熬煮一路發展,大約在西元第十世紀的時候,終於在阿拉伯人手中完成萃取香氣最重要的工藝技術:蒸餾。有了蒸餾技術,才有真正的「精油」可言,早期的芳香製品,都只能算是香脂油膏。

精油的藥學屬性,在化學合成製藥開始發展以前,與其他為數眾多的藥草一樣廣受人們的肯定與愛用。而從18世紀以降,則漸漸只受美容化妝業者的青睞了。不過,到了二十世紀初,法國的醫療界又重新挖掘出精油的各種療癒魔力,而西方社會在60年代以後的回歸自然風潮,更把精油逐步推上新世紀新生活的指標地位。像是80年代英國掀起的芳療熱,就持續蔓延至今,舉凡工業文明發達的國家,沒有不風靡的。

英國既是這一波「芳療文藝復興」的濫觴,又挾著強勢語言的優勢,所以後起的流行地區,如亞洲開發國家,無不奉英系的資訊和品牌為圭臬。其實,應用芳香植物或精油的豐富知識,在各個文明中均可發現,其中尤以印度、埃及與阿拉伯半島的傳統最值得重視,因為許多芳香藥用植物的原產地都集中在這一地域。而講起現代科學研究的成果,就更不是英美所能專美於前的了,像法國對於精油用於醫療方面的臨床經驗,可謂獨步全球;德國對於精油的化學成分與藥學屬性的掌握,更是無出其右者。英國對於普及芳療誠然做出了重大貢獻,但「英國經驗」絕對不是芳香療法的終極指南。


二、芳香療法用以消解壓力、調整情緒之臨床個案由於各地芳療知識的整合不易,再加上主流醫療界的戒心與敵意,精油廣泛的療癒可能性目前尚未得到放諸四海而皆準的認同。唯一能超越派別、受到普遍支持的看法,就是芳療在轉換心境上的影響了。我們不妨從真實的個案開始討論────

多年前,我遇到一名事業有成的私校校長,他原對教育抱著高度的熱忱,卻因為個人的中年危機而逐漸荒廢校務。他的中年危機包括:相依為命的高齡老母突然病逝,交往已久的女友又離他而就年輕多金的小夥子,這雙重打擊使他開始藉酒澆愁。他當然也了解,酒精絕對是個錯誤的寄託,可是如果少了這個寄託,他覺得連對自己最熱愛的教育都提不起勁。幸好,他還是願意嘗試其他的「替代方案」,來減輕自己對酒精的依賴。所以他開始每天在校長辦公室裡用月桂精油Laurus nobilis點薰燈,晚上則在沐浴乳、洗髮精裡加入月桂精油盥洗。連續用了一個月以後,他發現自己拿酒杯的次數愈來愈少,變成只是週末與朋友歡聚時才小酌一兩杯而已。最重要的是,他又重拾信心,常常為了推廣校務而到處找人腦力激盪,他笑著對我說,月桂簡直就像他的心靈壯陽藥。(當年威而剛尚未研發上市,否則他一定會改稱月桂為心靈威而剛。)


這類的個案在我的芳療研習過程中,可謂不勝枚舉。然而,這真是精油的療效,抑或一種安慰劑效應( placebo effect ) ? 如果真是精油的功勞,其間的作用機轉又是如何呢 ?


三、嗅覺系統與情緒記憶之間的生理關聯

吸聞香氣足以改變情緒的秘密,其實就藏在我們的大腦裡。嗅覺感受器所補捉到的芳香分子,其訊息會直接被送往大腦的邊緣系統予以解讀(例如:啊,哪裡飄來的玫瑰?或者:哇,好可怕的榴槤!)
而邊緣系統不只是處理嗅覺而已,它同時是我們情緒、記憶的倉管,所以任何一個氣味引起的神經傳導,都會同時撼動我們情緒與記憶的寶庫。針對這個特點,科學家做了各式各樣的實驗,證實氣味的確會和特定記憶與情緒相鉤連。譬如,日本的研究人員在1989年就已發現,薰衣草的氣味能促進α腦波的活動,而茉莉則會促進β腦波的活動,說明了傳統上認定薰衣草可以安神,而茉莉足以使人興奮集中,確實是有科學證據的。

作家楊照有一篇名為「氣味」的散文,講的也是一場由氣味導航的心緒之旅。他在一個開車行經大直橋的初夏之夜,猛然被基隆河的惡臭拉回高中時代。那個時候,年少氣盛的他和死黨們,曾為了報復威權蠻橫的教官,暗夜埋伏在植物園的荷花池畔,把下班行經的教官套上麻袋推進池裡。事後,教官果然很上道地"調整"了態度,但這種以暴制暴的勝利,卻沒能帶給這幾個天之驕子任何快感,他們從此絕口不提此事,竟至遺忘。然而十幾年後基隆河的淤泥濃臭,使他想起當年荷花池被濺起的污臭,於是嗅覺帶著他穿越記憶的迷宮,讓他明白當時的震駭與疑惑──原來,暴力可以那麼簡單地改變一些事實。楊照的描述十分寫實:「嗅覺卻不管你什麼道德不道德,它什麼都留著,它什麼都記得,在最不可思議的時刻逼整串一整套的來龍去脈狠狠地沿著鼻管神經向大腦裡深挖苦掘。」


四、由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NIMH)的研究成果,討論心理影響生理之科學事實

前幾年在暢銷排行榜上高居不下的養生書籍「腦內革命」,讓國人認識到所謂的腦內啡(endorphins)。因為研究腦內啡受體而進了美國國家心理衛生研究院的科學家甘蒂絲˙柏特(Candace Pert , Ph D),也曾著書大力鼓吹心理衛生影響生理健康的事實。柏特的研究指出:邊緣系統內滿佈著神經生太與神經生太的受體,而芳療師從這項科學事實所得到的啟發是,如果使用精油可以刺激邊緣系統,可以產生幸福的感受,那麼那些從邊緣系統發射出去的訊息傳導物質(神經生太),應該會使接收的器官與細胞們也都幸福起來!

雖然這樣的結論失之籠統與天真,但證諸為數眾多的臨床個案,我們確實可以期待,有一天科學家將會為芳療有益身心健康的事實提供更有力的背書。


五、認識精油及其化學結構

目前我們可以得到的「科學證據」,主要來自於生物化學家與藥學家對精油化學結構的了解。以緊張、焦慮的例子來看,當人們被這一類的情緒所籠罩,他的背部肌肉、腸胃的平滑肌往往也都呈現痙攣狀態,科學家則發現,精油中的酯類與酚醚類的分子,具有非常顯著的抗痙攣作用,足以用來解除上述的身體警報。如果我們把富含酯類與酚醚類的精油列出一覽,就可以看到許多知名的情緒用油,像是佛手柑、薰衣草、快樂鼠尾草(富含酯類),以及羅勒、龍艾(富含酚醚類)等等。許多初識精油的朋友都是從薰衣草入門的,而各大百貨公司的精油專櫃銷售最多的,也是薰衣草。即使沒用過薰衣草,可能也都聽過這種精油助眠、放鬆的功效。通過對於精油化學結構的分析,就能使半信半疑的消費者吃下定心丸,而盡情體驗芳香療法對於心情的美妙影響。



六、情緒用油6種簡介


Pinus sylvestris堅忍不拔的歐洲赤松:
歐洲赤松就像其他的針葉樹精油一樣充滿了「力量」,而這力量的來源,就是它所含高比例的單帖烯。在我們猶豫徬徨,縈繞著負面的想法時,這種精油可以幫助我們堅持下去,不輕言放棄。對亞熱帶地區的人們而言,這一點尤其珍貴,因為我們敢拼敢衝,可是固守的耐力往往不及溫帶的人們。來自溫帶與寒帶的針葉樹,正可提升這樣的心理素質。


Rosa centifolia溫暖心房的玫瑰
人們對愛的渴求,甚至超過他們自己的想像;愛的匱乏所導致的身心不平衡,簡直是罄竹難書。當一個人感覺孤寂、感覺不受關注的時候,往往會做出錯誤的選擇,而後又為了維護這個錯誤的選擇,陷入更大的泥沼中。那些尖銳的、澆薄的、強橫的、陰險的人,原都只是缺乏愛而已。不管是避免成為加害者,或是想走出受害者的陰影,摩洛哥玫瑰都是最溫暖的選擇,玫瑰就是第五元素!


Vetiveria zizanoides穩若泰山的岩蘭草
這個世界變化快,許多人都過著腳不點地、目不暇給的生活,宛如置身洗衣機的脫水槽,最後只能乾乾軟軟地癱在那裡。另一種情況是,快速的變化與不斷的刺激,使人習於反應乃至反應過度,於是驚懼,於是不安。這個時候,來自於大地深處的岩蘭草根,可以將我們牢牢插回土壤之中,使我們不再萍飄無著,不再煩躁不安。信不信由你,連容易亢奮的小狗可卡,都會在岩蘭草的裊裊香氣中安靜下來呢。


Citrus bergamia笑口常開的佛手柑
沒有人知道,為什麼伸展台上的模特兒總是板著一張臉。在這個以「酷」為美的時代,快樂彷彿是智力不足的表徵。然而,對於真正才高心遠的通達之士而言,人生再沒有什麼比快樂更可貴的了。這些哲人也告訴我們,愈單純的東西愈快樂,像是陽光,以及在陽光下閃閃發光的香甜柑橘,都能讓我們一品快樂的原味。無怪乎許多芳療師對憂鬱症患者,或叛逆青少年開出的處方,同樣都是佛手柑......


Rosmarinus officinalis警敏強記的迷迭香
我們的環境充斥著垃圾,垃圾食物、垃圾節目,久而久之,人人都被垃圾薰暈了、攪昏了。迷迭香精油中的單帖酮具有利腦的功能,當空氣裡瀰漫著迷迭香時,血液的含氧量還會因為它所含的桉油醇而增加,於是,你的眼睛明亮了起來,視野也清晰了不少,整個人變得活潑有生氣,一掃萎靡挫敗的困頓。迷迭香讓我們從垃圾堆裡探出頭來,透一口大氣。


Melissa officinalis懸崖勒馬的香蜂草
老子說,「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描述的不折不扣是我們這個光怪陸離的社會。要從各種令人心發狂的追求中全身而退,要跳脫名利愛慾的天羅地網,除了宗教的慰藉,還有「自然」可以倚靠。其中,利心的香蜂草就以它淡雅的檸檬香,以及醛類消炎的屬性,撫平一顆顆迷亂狂跳的心。這香氣提醒我們:什麼叫懷石人生。


七、業餘愛好者的用油指南
對於調整情緒來說,吸聞是最立即見效的精油用法。你可以選購任何一種薰香器材,只是要確定它安全無虞。因為精油具可燃性,而精油擴香的辦法中最常運用的就是藉熱源來揮發香氣,所以溫度控制就格外地重要。另外,一個比較簡單的方法是垂掛精油香瓶項鍊,這樣就可以隨時隨地拿起來嗅聞了。
除了吸聞之外,配合精油來按摩也是一個非常有效的作法。按摩本身即具療效,又可激勵腦內啡的生成,如果再調入精油來進行,那就真是幸福無邊了。至於調油的濃度,情緒用油以低劑量為宜,約莫3%即可。現在流行HOME SPA,有些人也喜歡拿精油泡澡,不過精油不溶於水,某些還會刺激皮膚,所以最好是加入植物油稀釋,塗抹在身上然後再下水。


八、芳香療法的生活哲學-------與植物相親相依
芳香療法在臺灣,至今仍被當作一種新興商品與行業,但真正享受芳療,實在不等於養成一種消費習慣。拼命購買精油,或遍遊大小SPA,未必能貼上芳療愛好者的標籤。如果能因為用油而培養起觀察植物的興趣,甚至隨著四季移轉而忘情山水,如此不但可以藉香氣怡情養性,還能深體存在於這個世界的種種情味,這樣玩賞精油,才能讓芳療成為一種有意義的文化活動。也唯有在文化活動的脈絡下,芳香療法才能對我們的情緒與心智產生長遠的影響。時值百花盛開的初夏時節,除了在室內燃起陣陣幽香,你可不要忘了走出戶外,找機會與芳香植物相親相依啊!


溫佑君/肯園芳香療法研究中心老師九十年春季大眾科學講座90.5.26





轉貼自:

http://blog.sina.com.cn/s/blog_4d69cf8a010009v8.html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l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1)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