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用自:http://mag.udn.com/mag/newsstand/storypage.jsp?f_ART_ID=311288

【文/張德齡】

 

耶魯大學法學教授蔡美兒,是個華裔美國人。自從把育兒經驗寫成《虎媽的戰歌》一書出版後,瞬間成為全美國、甚至全世界最熱門的新書,評價兩極。

 

一頭披肩的長髮,親切甜美的笑容,蔡美兒看起來不像傳說中嚴厲的虎媽。在接受《遠見》獨家訪問時,面對鏡頭的她神情自若,說話速度快,時而嚴肅時而幽默。

 

自從在美國引起「虎媽風暴」後,她幾乎跑遍各大媒體,目的為的就是要「救火」,因為她認為自己被誤會了。

 

因為生肖屬虎,蔡美兒自稱虎媽,書中她形容屬虎的人象徵高貴,無懼權威,也代表她的個性。生長在美國的華裔第二代,她的父母是來自菲律賓的華人,後來移居美國。父親蔡少棠是知名學者,柏克萊大學電機系教授,被尊為非線性電路理論之父。

 

而蔡美兒的母親,絕對是位嚴格的虎媽。 蔡家有四個女兒,蔡美兒是老大,她和兩個妹妹都是名校畢業,最小的妹妹儘管有唐氏症,卻也曾獲得殘障奧運游泳金牌的殊榮。小時候,她和妹妹們放學回家後,就開始勤練數學與鋼琴,她們當然不可能到同學家玩,甚至過夜。

 

家教嚴 子女前途比興趣重要

 

母親堅持在家必須說母語,如果不小心說出一個英文字,可能會遭筷子伺候,也因此蔡美兒能夠說得一口流利的福建話。父親則是蔡美兒從小到大最崇拜的偶像,但對她卻最嚴格。初中二年級時,她得到歷史競賽第二名,並邀請全家去學校觀禮。事後父親對她說,「別再讓我丟臉了!」(因為不是第一名)父親的座右銘是:不要抱怨和找藉口,如果有任何事你覺得不公平,就應該更努力,做出雙倍的成績來證明自己。

 

蔡美兒認為,因為父母嚴厲的管教,給了她自律的能力;因為父母從小對她的限制,讓她長大後擁有更多的選擇。因為父母,她現在擁有一份她喜愛的工作。 虎媽非常理解父母的處境與用心。她父母的成長背景很不同,歷經過日本占領菲律賓的苦日子,以及華人在菲律賓不公平的對待,來到美國後,更要適應新環境及學習新語言。對他們而言,保障與安定很重要,「他們可能沒有想過小孩子到底快不快樂,只會擔心他們有沒有前途,」虎媽分析。

 

從小家教甚嚴的蔡美兒,有了小孩後,自然選擇用同樣的方式教育她們。如果不是因為小女兒Lulu開始反叛,虎媽也許不會開始思考,甚至撰寫這本如同家庭治療般的回憶錄。

 

訪談當中,蔡美兒多次提到她的書很複雜,充滿愛與矛盾。這本書不但是一位母親的回憶錄,一段移民的紀錄,也是三代教養的故事。以下是蔡美兒接受台灣唯一一家媒體的專訪精華內容:

 

內容分享,就像做家庭治療

 

《遠見》問(以下簡稱問):你的新書《虎媽的戰歌》成為美國,甚至全球的熱門話題,當初為什麼想寫這本書?

 

蔡美兒答(以下簡稱答):我其實是在面臨危機下完成這本書。

 

我有兩個女兒,我的大女兒Sophia是個很隨和的孩子,從不讓我擔心。而我的二女兒Lulu非常不同,她從很小的時候就對很多事說NO。當她13歲時,她開始強烈地反抗,常常質疑我「為什麼我要學小提琴?為什麼我不能去朋友家?為什麼我有這麼多規矩要遵守等。」

 

她變得愈來愈憤怒,直到某天我們大吵了一架 ,我終於明白,天啊!原來我的小孩這麼恨我,我可能會因此失去她。第二天早上,我一起床就到我的電腦前開始寫作,兩個月內我就完成了全書的2∕3。我把內容全部分享給我的小孩及先生,好像做家庭治療一樣。一開始我沒想到要出版,因為這非常的私密,就好像我自己的日記,後來我想想,也許有人會對這些故事有興趣,其中包括許多教養小孩的故事,當然也包含自我嘲諷,以及我犯的一些錯誤,但這不是一本育兒範本。

 

問:在新書出版後,來自全美各界的批評聲浪不斷,你覺得為何會對美國社會造成如此大的衝擊?

 

答:我也非常震驚。因為這本書本來就是我與家人的故事,為什麼其他人會如此生氣?我覺得可能有兩個原因:第一就是《華爾街日報》下的標題〈中國媽媽為何比較優秀?〉,這非常可怕,而且我也不同意這種說法。其實這和我書中第一章的意思完全相反。也許我曾經有這樣的想法,但因為我13歲的女兒而改變了。 可是《華爾街日報》的標題,已讓全美國甚至整個西方世界扭曲了原本應該是幽默詼諧的自傳。他們寫著:一個名叫蔡美兒的,認為中國媽媽比較優秀,而且列了一大串的育兒規則,這完全不是我的本意。

 

另外一個原因可能是,剛好在我出書前,一份國際學生評比報告(PISA,Program of International Student Assessment)才出爐,上海學生名列世界第1,而美國學生成績不理想,排在25名。當時美國社會的氛圍是,天哪!中國將要接手全世界! 在美國,大部分的亞裔學生成績都比較優秀,所以美國人開始驚恐害怕。這幾個原因加起來,造成輿論強烈的反應。

 

遭批評,起因中國崛起恐懼

 

問:所以你認為強烈的反應來自於美國對於中國崛起的恐懼?

 

答:我現在是這麼認為的,這些反應強烈到令人無法想像。

 

我之前在網路上看到很多對我的批評,這些人甚至沒看過我的書,也許只看到《華爾街日報》的標題。他們好像在討論另一件事情,跟我的書完全無關,他們只關注在「這位作者認為中國媽媽比較優秀」,這根本是錯的!這本書是很謙虛的書,關於我如何改變,否則可能會失去我的女兒。我希望我的書是很幽默的,很多華裔移民跟我說:「你說得真是太有趣了!他們聽得懂我講的笑話。」

 

我想把文章寫得有趣,所以我用了很多幽默與嘲諷的手法。比如我在書中寫說:如果一個中國學生得了個B(但這是不可能發生的),怎麼不可能發生?任何事都有可能發生,我只是把它當作個笑話來比喻,誇張地加點效果,就像漫畫一樣。

 

問:你自己怎麼看這些批評,對你來說很困擾嗎?

 

答:剛開始的前十天我真的非常痛苦,好像全世界的人都誤解我,他們用很難聽的字眼罵我。

其實我的小孩都在愛的環境下長大,我們的感情就像朋友一樣。我帶她們去新書發表會,很多人表示意外,他們原以為我的小孩會像個膽怯的機器人。但是我的女兒們非常活潑,開朗。

 

我女兒曾經投書替我辯解,大家對於她的幽默印象深刻。她寫道:沒人知道其實我媽是個有趣的人,大家都以為我們被一位邪惡的母親壓抑,這些都不是事實。隔週四,我媽會把我們的鎖解開,帶我們到地下室玩數學遊戲。她真的太有意思了!(大笑)

 

中式教育,有很多優點可學

 

問:你提到國際學生評比報告,上海是第一次參加評比,就在閱讀、數學及科學項目中排名第一,你如何解讀這個結果?

 

答:我知道沒有一個系統是完美的,但這就是我非常喜歡中式教育的原因,它強調努力用功。我也曾經強迫我的孩子努力學習,在我嚴厲的要求下,她們都有不錯的表現,因為愛,我對她們有很高的期望。而且我不希望她們輕易放棄,她們也許會說「嗯,我已經盡力了。」但在中式的教育觀念中,會認為「你還不夠努力。」

 

我的女兒曾討厭數學,很多西方的父母也許會說「噢,數學不好沒關係。」但我要求女兒多練習,而且親自監督她。一週後Lulu的數學成績有進步,從此成為她最喜歡的科目。 這也是為甚麼我選擇當年父母教導我的方式,來教育我的下一代,例如自律。我相信我的小孩可以花兩、三個小時做功課,然後去睡覺。有些父母常抱怨自己的孩子熬夜到2、3點鐘,我認為他們沒有好的讀書習慣,也許玩臉書或手機簡訊,混到3點鐘功課都還沒開始動。 中式教育包括專心、努力、勤練,都非常值得學習。

 

問:你的丈夫和你是不同文化背景的人,他對你教養的方式有甚麼不同的看法?你曾經提到如果把他的意見加進去,可能要寫成另一本書,你可否說明一下。

 

答:我丈夫非常支持我。如果你看過書,我的小孩其實在多元化中成長。常常在週末假日,他會帶著女兒們去湖邊騎腳踏車,或是去水上樂園,雖然我常說,「太浪費時間了,要花六個小時!」但其實我知道,這樣做是對的,可讓她們的生活平衡。

 

老實說,很多朋友希望把孩子送到我家。我想是因為她們從小到13歲,不只成績好,也是音樂家,更重要地,她們是快樂的孩子,對人有禮貌,也有很多朋友。 但自從Lulu開始叛逆後,我先生的角色就顯得格外重要,這時西方的教養方式比較適合,給孩子更多的空間做自己的選擇。當Lulu想要放棄小提琴,改學網球時,我雖然不贊成,但還是尊重。我認為任何事都比不上我對女兒的愛,所以必須妥協。這是正確的決定,因為我不需要強迫她去練習,這是她自己的選擇。而她也非常努力與自律,這是我教她的,我引以為傲。

 

我的丈夫很愛他的父母,但他其實希望當年他們能夠逼他學樂器,或是學習外語。我丈夫30多歲才開始學中文,他聽著錄音帶一字字學,顯得非常吃力,年紀大了學習語言真的很困難,而我女兒們現在能說流利的國語。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KloL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0) 人氣()